媒体公告

太原以科学技术创新破解水资源短缺难题:污水再利用的实践与启示

来源:安博体育官网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8 21:28:09

  在中国的一座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,山西太原,由于自然环境的制约,长期以来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。然而,面对这一困境,太原市采取了一项创新性举措:依托科学技术创新推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,以此来解决水的短缺难题。3月28日,《人民日报》以《山西太原以科学技术创新补水资源短板污水再生绿色集约》为题,详细报道了这一进展。

  太原是一座典型的缺水城市,人口密集而水资源匮乏。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,太原市近年来不断探索新思路,尤其是将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作为重中之重,努力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。报道指出,太原市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污水处理链条,涵盖污水的收集、处理以及回收利用。

  在现阶段,太原市已建成7座污水处理厂,日均处理污水达118万吨,处理后再生水的回用率超过25%。这样的解决能力,在保障城市供水的同时,极大地提升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。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,采用了多个环节,包括过滤沉淀、生物分解和消毒灭菌,每个环节都经过精密设计,通过效能最大化处理污水,确保最后得到的再生水达到一级A标准。

  值得一提的还有,2024年起,太原市已对城区内的雨污分流系统来进行改造,总长度达到97.69公里,涉及228条道路。这一做法不仅有效提升了城市排水能力,还改善了污水的收集处理效率,使得污水更加有序地进入处理厂,形成更为科学的污水处理流程。

  在太原的晋阳污水处理厂,经过21个小时的精密处理,污水最终转变为清澈透亮的再生水。处理后的再生水将按需分流,有效回用于工业和其他领域。太原市再生水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翟海英表示,这些再生水可以直接用于市政、生态补水,甚至针对工业用水的需求来做深度处理。

  太原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供水规模每天已达到6万吨。此外,针对“九河”生态复流工程,太原市已铺设再生水管网135.5公里,并建成加压泵站1座,设计供水能力为每天15.1万吨。一系列的再生水利用项目,使得太原市在污水处理及回用方面已经取得初步成效,基本实现了在工业、农业及市政等多个领域的再生水回用。

  然而,太原市在不断努力提升污水处理水平的同时,还注重污水处理厂的扩建与技术提升。2018年之前,太原的污水处理厂均依照国家一级A出水标准建设,而近年来又进一步对两座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扩容,提升了处理标准,以满足日渐增长的水资源需求。当前,太原市的化学需氧量、氨氮及总磷三项关键指标的处理标准已优化至地表水Ⅴ类的级别,未来还计划逐步提升这一标准。

  其中,太原市的污水管理不仅在水质处理方面具备高标准,在污水的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处理和利用上同样贡献显著。针对产生的近1000吨污泥,太原市采取了碱性热水解处理和烧砖的解决方法,既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,也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。

  综上所述,太原市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,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和多元化的污水处理流程,积极应对缺水的现实挑战,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绿色可循环经济之路。这一做法不仅有效缓解了地区的水资源压力,还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,为其他缺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。通过这一些实践,太原市向公众展示了科学技术创新在节水、环保和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价值,也为今后水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指明了方向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